
本网讯 为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论述,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在实践中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七月上旬,机械工程学院“风华正茂·红色追踪”历史探寻团在指导老师周倩文和队长贺浩的带领下,来到安徽省宣城市旌德县开展红色主题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图为实践队合照)深入红色圣地,感悟先烈精神7月7日,实践团成员们手捧鲜花,行走在通往红色烈士墙的石阶上,在纪念碑前驻足凝望、默哀沉思,铭记英烈们用鲜血和生命书写的壮丽革命篇章,感悟着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实践队深入旌德县版书乡龙川村,在退休教师梅老师的带领下,实践队参观了旌德县最年轻的烈士梅大梁的故居,珍贵的照片、文件、文物等一一展现在团队成员面前。这些文物向团队成员们展示了梅大梁同志的伟大人生和为中国共产党事业所做出的卓越贡献。在梅老师的讲解中,真切感受到了先烈精神。(图为团队全员在纪念碑前默哀)(图为梅大栋、梅大梁故居走访)走好党史路,探寻皖南第一党支部皖南第一党支部,是中国共




为促进乡村振兴,发扬社会责任,深入了解农村经济发展状况,探索可持续的农商科技合作模式,持续推动科技助农科技兴农,加强科普宣传,营造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安信工“农商科创”实践团于2023年7月14日-21日来到淮北市濉溪县五铺镇进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顺利举行7月14日,安信工“农商科创”实践团以线上形式举办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实践团队长刘在强向成员们介绍本次活动的行程安排,确保本次前往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进行的暑期实践活动可以如期开展。最后刘在强进行总结,他表示在活动过程中要深化“强国复兴有我”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利用专业优势为科技助农提供技术支持。(图为刘在强向实践团成员介绍行程安排) “农商科研”实践团于7月16日在淮北市濉溪县四铺镇颜道口进行线下启动仪式。仪式上,指导老师薛梦婷指出要坚持以服务为主,利用所学知识奉献社会,加大与社会的接触面,丰富自身社会经验和实践能力,同时深入了解活动意义。(图为线下启动仪式现场)团结协作,共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进一步了解乡村振兴发展成就,感受乡村振兴步伐。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山水写意”实践团队于2023年7月16日到达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通过实地探访考察、公益科普讲堂、分发明信片等多种方式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图为启动仪式现场)深入当地,公益讲堂传科研7月17日,“山水写意”实践团前往郎溪县湖滨渔村和南猕福寿岛,开启了实践活动的第一站。团队成员首先找到当地居民进行深入交流,共同探讨在新形势下乡村经济如何能得到蓬勃发展。交谈中,成员们了解到近些年村容村貌的改变与生活质量的改善,村民们幸福感大大提升。在当地村干部的带领下,团队一行人先后参观了文化墙、古树群、马王庙、马灯成列馆等,领略到当地特色文化小马灯的魅力。实践团还利用公益讲堂的方式,向当地村民介绍了“星火大模型”,重点突出了它在养殖业、农业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和益处,希望能够激发村民对于采用该模型的兴趣。通过此次活动,成员们感受到因地制宜发展对




为积极响应国家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号召,锻炼同学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和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将现代先进科技引进乡村企业,助力乡企飞速发展。2023年7月11日至7月19日,安信工“数字赋能-助力乡企”实践团在指导老师吴锦华的带领下,来到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踏足红色乡村,品味茶之文化金寨县是中国第二大将军县,被誉为“红色的摇篮,将军的故乡”,这里盛产茶叶,茶文化盛行。茶园种植业是当地许多山村的主要经济体,安信工“数字赋能-助力乡企”实践团抓住这一要点,来到金寨县进行学习、调研,并希望能用团队的科学技术帮助乡企发展。实践团于2023年7月12日来到六安瓜片茶文化博物馆参观、学习茶文化,了解当地乡企发展现状,为团队后期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图为实践团全体成员参观、学习现场)双向对接,共助乡振乡企快速发展可以带动更多就业,进而助力乡村振兴。当安信工“数字赋能-助力乡企”实践团说明来意后,品六茶行总负责人徐清热情的邀请了团队全体成员于2023年7月13日在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品六




为积极响应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号召,引领广大青年学生扎根基层、助推乡村振兴落地、传承家乡非遗文化,2023年7月10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红色星火”实践团深入黄山市黄山区甘棠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探访历史结晶,感悟非遗文化历史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历史的血脉。为更好地了解黄山非遗文化,进一步促进其传承与发展,7月10日,“红色星火”实践团前往黄山区非遗博物馆参观学习。作为黄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非遗博物馆内收藏了丰富的非遗项目实物、图片、文字等资料,生动再现了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沿革和独特魅力。通过工作人员的现场演示,成员们一览黄山区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的同时,感受到了属于徽派建筑的独特魅力。(图为团队成员参观博物馆)实践服务基层,凝聚青春力量社区虽小,却连着千家万户。为了更好地了解基层实际情况,“红色星火”实践团在黄山市黄山区芙蓉社区举行大学生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基地的授牌仪式。会议开始前,书记程进带领成员们参观芙蓉社区服务中心,了解社区日常工作及主要开展的志愿服务




青衿之志,履践致远。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023年7月13日至7月15日安信工“乡间行者”实践团在指导老师汪怡与马越的带领下,来到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基层对接,助力乡村振兴为弘扬伟大精神,践行使命担当。2023年7月13日下午,“乡间行者”实践团在汪怡与马越的带领下前往金寨县红村社区进行交接仪式,成员们在红村社区书记江芳的带领下了解社区工作日常及主要开展的志愿服务项目。同时为全面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由汪怡代表团队与江芳签订实践基地协议。(图为授牌仪式合照)追寻红色足迹,赓续红色血脉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实践团前往金寨县革命博物馆。由革命博物馆馆长倪军为实践团上一堂党课,他表示红色文化可用四个字来概括:“人”,“事”,“物”,“魂”,无论革命年代、建设时期还是改革发展新时代,金寨的红色精神始终不断线,是激励奋进的宝贵财富。(图为倪军为实践团上党课)随后实践团参观了金寨县革命博物馆、金寨




亲爱的2020届毕业生:时光荏苒,岁月流金。亲爱的同学,此刻,你一定正在新的天地里搏击现实的严峻风涛,与你一样,安徽信息工程学院也正在启动新一轮改革,向着水平一流、特色鲜明的目标不断迈进。我们诚挚地邀请您分享您的就业、创业现状及发展等方面情况,拨冗参加安徽信息工程学院2020届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为学校人才培养与服务的改进贡献一份重要的力量!评价时间:2023年7月-2023年8月评价对象:2020届毕业生评价方式:问卷采用在线答题方式进行,答题入口将通过邮件或短信发送给各位毕业生。郑重承诺:本问卷调研将对毕业生个人信息严格保密,问卷所收集到的相关信息仅作分析研究使用。请广大毕业生积极配合,如实填写。评价操作步骤:通过移动终端(手机或者电脑)进入答题链接:https://loginvalid.mycosresearch.net/?acl=309&uni=13613&entry=otqa9903或者扫描二维码答题: 再次感谢您的信任和支持!




为积极响应团中央、团省委关于大学生志愿者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为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在观察实践中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7月10日-13日,管理工程学院“红砖筑徽州”实践团在安徽省黄山市歙县雄村开展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走近先辈事迹,赓续师者信仰“传承行知精神,弘扬师德师风”,为传承陶行知先生伟大的教育思想和爱国情怀。穿过石坊古城最繁华的街道中和街,实践团7月11日上午到达的是中和街上的陶行知纪念馆。(图为陶行知先生雕塑)实践团怀着深切的怀念和崇高的敬意,学习陶行知先生为中国教育寻新路的生平事迹,感悟陶行知先生胸怀祖国、无私奉献的爱国情怀。在沉浸式的教育体验中走近陶行知,认识到一位投身中国教育改造的先行者,满心热血的革命者,不断进取的学者,深仁厚泽的师者。吾辈应当努力学习,不负期望!徽州古城,雕琢新梦有人说,建筑是一个城市的一幅肖像、一面镜子。它以一种凝固的美来诠释一座城市的文化。歙县徽州古城西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