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乡村振兴,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组建了一支“心手相牵,为爱支教”实践团,走进芜湖市湾沚区前进社区,与六一幼儿园联合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暑期教育活动。此次活动,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李媛老师的带领下,将“三下乡”社会实践与“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紧密结合,旨在提升孩子们的暑期安全意识,同时激发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活动中,实践团成员们运用创新的教学方式,“寓教于乐”“寓趣于学”,以游戏的方式宣传暑期安全知识,帮助小朋友们了解和掌握必要的自我保护技能,同时巧妙融入思政元素,为今后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打下基础。成员们从英语专业出发,以音乐为载体,带领小朋友们学习英文歌曲,激发小朋友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在手工制作环节,小朋友们在实践团成员的引导下发挥想象力,动手制作手工艺品,既锻炼了实践能力,又培养了创新思维。(图为支教活动现场)此外,双方就社区和学校的教育资源共享进行了交流和探讨,为未来的紧密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以期推动学校教育与社区发展的深度融合。此次“三下乡”
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
0
2024/07/26
本网讯 7月18日至22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党纪学习教育培训班在陕西延安成功举办。培训以党纪学习教育为主线,充分运用中国革命圣地延安的红色教育资源,设置了多场理论教学、专题党课和实践研学课程。学校党委委员及各党总支书记、副书记参加培训。 (延安革命纪念馆)开班仪式上,党委书记陈永红作动员讲话。他指出,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精神动力。对开展好培训,他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在时代方位上领会意义。全体学员要充分认识这次培训的重要意义,自觉以革命精神为引领,以革命先辈为榜样,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推动工作不断争先进位、服务大局。二是在抚今追昔中学有所获。全体学员要认真完成各项学习内容,并联系实际、结合实践深刻感悟,做到边学习、边思考、边研究,取得入脑入心、知行合一的效果。三是在自觉自律中树立形象。全体学员要要严格遵守各项纪律,虚心当好学员,静下心来学党纪
党委宣传部
0
2024/07/24
数字信息日益发达的今天,网络电信诈骗事件层出不穷,老年人因信息获取渠道有限,往往成为不法分子实施诈骗犯罪的目标群体。为响应国家打击和防范电信诈骗的号召,提高老年人的防诈骗意识,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7月,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老年人反诈宣传,志愿者齐心协力”实践团前往芜湖市湾沚区龙尾张自然村开展“老年人反诈宣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图为实践团成员集体合影)活动伊始,实践团成员们进入村庄,与当地家庭进行深入的交流。经过交流,成员们发现当地老年人大多有过受到诈骗的经历,且所受诈骗类型更是五花八门。在沟通过程中,实践团深刻意识到老年人防诈骗意识的薄弱,这更增加了成员们立足老年人群体,帮助老年人建立防范诈骗的“防火墙”,为群众撑起反诈“平安伞”的决心。随后,成员们深入到老年人群体中,通过粘贴海报、发放宣传资料、面对面交流等多种形式,归纳总结被骗人心理,介绍易受骗的多种场景,帮助老人们更好的识别诈骗信息,提高防范意识。最后成员们结合真实的电信诈骗案例,生动地讲解了电信诈骗的常见手段,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0
2024/07/24
本网讯 非遗文化,即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一种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和地域性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非遗文化以其独特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被视为国家和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作为当代青年的我们承载着时代的崇高使命与责任,肩负着前人的智慧与期望,致力于将这些珍贵的文化财富传承下去,为后世留下永恒的瑰宝。为了深入传承与广泛弘扬前辈们遗留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工程学院“非遗之美,油然而生”实践团于7月下旬赴芜湖市湾沚区六郎镇的益然香木榨文化产业园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图为实践团成员与指导老师合影)挖掘木榨之精髓,寻觅古韵油坊历史底蕴实践团成员们对益然香木榨文化产业园进行了深入考察。在园区负责人的陪同下,成员们参观了油菜博物馆,对油菜生长原理及菜籽油加工有了深刻全面的认识。随后,成员们进一步探访了历史悠久的油坊,见证了非遗传承师傅们精湛的手艺。他们运用重达近五百斤的铁杵,以稳健的节奏敲击木楔,展现了力与美的和谐统一。在师傅们精准掌控下,敲击声此起彼伏。成员们体验了铁杵冲榨,感受非遗工艺魅力,
管理工程学院
0
2024/07/24
为帮助新教师了解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和要求,夯实教学基本功,尽快胜任教师工作岗位,学校于7月8日启动本年度新教师教学训练营,共计200余名新教师参训。本次培训分为集中授课、专项培训和在线学习三个阶段。(开班典礼) 7月8日-7月22日是集中授课阶段。7月8日-12日邀请了校内外专家,从职业准备、教学规范与教学改革、教育技术、教学基本功等模块开展专题讲座。7月14日-21日由安徽师范大学本科黄时中、郭淑新、张武和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束立生四位教授根据学科分班进行教学,教学内容包括微课教学设计、指导选题、指导教案设计、指导教案设计、试讲与评析等。
人力资源处
0
2024/07/24
本网讯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缅怀革命先烈,铭记革命历史,加强理想信念教育,2024年7月20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红色遗迹 百年之光”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前往金寨县红二十五军军政机构旧址、红军广场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 金寨县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县,全国第二大将军县,被誉为“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是革命老区,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图为团队在红二十五军军政机构旧址合照) 团队首先前往金寨县红二十五军军政机构旧址。实践团的成员们在参观的过程中了解到了红25军的历史背景以及进行多次重要的军事行动和战略转移。这些照片以及资料,无声胜有声地告诉我们: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正是因为革命先烈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换来了我们今天美好的生活。实践团成员们在参观中更加深刻地学习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和红军战士的英勇事迹。 (图为参观红二十五军军政机构旧址) 第二日,实践团在指导老师汪倩雯的带领下前往金寨县红军广场,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机械工程学院
0
2024/07/22
本网讯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安徽信息工程学院管理工程学院“浆”心传承,纸韵流芳实践团队于7月中旬前往宣城市泾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浆”心传承,纸韵流芳为主题,深入了解宣纸文化,探索其传承与发展之路。探寻宣纸文化底蕴,体验制作工艺魅力实践团队先后参观了泾县宣纸文化产业园和中国宣纸博物馆,通过实地走访、聆听讲解、亲身体验等方式,深入了解宣纸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和文化价值。团队成员在专业技师的指导下,体验了宣纸制作过程中的浆磨、袋料、晒纸等工序,感受了宣纸制作的复杂与神奇。宣纸作为中国传统的书画用纸,素有“纸寿千年”的美誉,其制作工艺复杂繁琐,包含捞纸、晒纸、剪纸等100多道纯手工工序。团队成员亲手体验了浆磨、袋料、晒纸等工序,真切感受到宣纸制作的复杂与神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敬意油然而生。(图为挂牌仪式合影并参观泾县宣纸产业园)(图为团队合影并体验宣纸制作)调研传承现状,倾听公众声音为深入了解宣纸文化的传承现状和公众的认知程度,
管理工程学院
0
2024/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