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加强和推进学生党员队伍建设,切实提高党员发展质量,保持学生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新党员党性修养及队伍素质。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各党支部于近日召开党员发展大会、党员转正大会暨党纪学习教育专题党课。李俊杰、刘一鸣等33位发展对象依次向党组织汇报自成为入党积极分子以来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各位发展对象发言完毕后,入党介绍人们依次介绍发展对象在考察培养期间政治思想、工作学习、作风纪律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并对其能否入党表明意见。所有党员一致认为33名同志对党的认识正确,入党动机端正,思想上积极进取,在各项活动中体现自身担当,已具备成为一名预备党员的条件,同意接收33位同志为中共预备党员。安天艺、杨凯文等34名中共预备党员在会上分别从学习、生活、工作以及思想动态等方面详细地向党组织汇报自己在预备考察期间的表现,并向党组织提出转正申请,表明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意愿和决心,表示今后会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肩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时代重任。随后入党介绍




为了提高计算机(大数据)学院软件工程重点学科建设的水平,增强教师的科研能力,同时增进教师们对各类纵向课题申报工作的了解,提升青年教师纵向课题申报书撰写的能力,同时也为两校计算机方向搭建一个学术交流平台,7月8日下午,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在校科技处的协助下,邀请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系副主任刘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和系教工党支部书记李春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一行四人来校,向全院青年老师面对面做了一次关于“省自科基金申报实战经验”的交流分享会议。会议由学院科研秘书何灏主持,全体教师参会。 (图为科研秘书何灏介绍会议嘉宾)会议伊始,由李春华副教授围绕青年教师个人发展,详细阐述了教师对于教学、科研及个人终身学习上应当如何做选择,针对老师们关注的问题、科研方向的选择、科研道路上的痛点难点予以支招解答,并从高级别科研课题的类型、理论与政策、方法与技术给老师们做了生动而精彩的报告,通过课题的“创新性、重要性、可行性”举例描述如何选题、选题名称中应注意的问题。(图为李春华副教授作报告)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进一步激励学院教师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凝聚奋进力量,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教职工第一、第二党支部于7月5日下午精心策划并举办了一场主题为“笔墨铸魂·党纪铭心”的学习心得评比与党纪知识竞赛活动,全体教师党员参加。活动开始前,党员们纷纷提交了党员学习心得记录本,由各支部和党总支进行评选。优秀的学习心得在活动现场相互展示,通过这一环节,党员们得以相互借鉴,共同提升学习质量。(图为活动现场)(图为部分优秀学习心得)紧接着,活动进入党章党纪知识问答环节。党员们在前一天晚上在线上完成了60道题目的测试,而在活动现场,每个支部中正确率最高的六位党员再次参与线下答题。他们面对大屏幕上的30道题目进行现场作答,问答内容覆盖了党章条文、党内法规以及情景分析等多个方面,考验了党员们的理论功底和反应速度。这一环节不仅展现了党员们的扎实基础,还增强了党员之间的团队精神。 (图为现场党纪知识问答)(图为党纪问答活动颁奖)活动尾声,教工第一党支部书记高超和教工第二




本网讯 为了引导和帮助信工青年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7月5日下午13:00,安徽信息工程学院202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在A32大学生活动中心多功能报告厅正式举行。出席本次会议的有副校长孙辉、教务处负责人、学生处负责人,各学院分管教学副院长、各学院分管学工副院长、学工秘书、团总支书记、教师和学生代表共300余人,仪式由校团委副书记王灿主持。(图为全体参会人员) 在雄壮激昂的国歌声中,启动仪式正式拉开了序幕,全体参会人员观看了学校2023年暑期社会实践纪录片。纪录片展示了信工学子在实践活动中的成长过程和实践成果,通过实践活动培养信工学子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图为全体成员观看纪录片) 接着,学生处处长吴晓宣读《关于开展安徽信息工程学院2024年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他表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鼓励广大信工学子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践行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与担当




本网讯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发挥共青团作为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作用,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以及助力青年学生成长,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管理工程学院于7月2日中午开展 202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出席本次活动的有管理工程学院副院长于凤,学工主管邓辰,团总支书记孙宏,第三党支部书记王胜男,辅导员吴香萍、章芳、李梦媛。(图为出席老师)仪式在慷慨激昂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首先由孙宏为全体师生宣读《关于开展安徽信息工程学院2024年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随后由学生代表章丽媛和教师代表李梦媛分别进行发言,章丽媛主要从自身经验谈起,根据实际情况说明了团队分工的重要作用,希望同学们在“财务,宣传,对接,后勤”四个方面各司其职,相互配合。李梦媛主要表达了对同学们的殷切期待与祝福,并表明作为三下乡指导教师,他们将积极引




为了表达对户外工作者的敬意与关爱,安徽信息工程学院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英语2303班“青春无限”实践团的10位同学于2024年6月25日至7月8日开展“暖蜂芜忧驿家人”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进驻湾沚区前进社区的户外工作者驿站,开展了一系列慰问活动。活动伊始,团队负责人罗旭与前进社区的工作人员完成对接。随后,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检查了驿站矿泉水、风油精、降温喷雾等一系列物资的补给情况,同时检查了冰箱制冷、空调运作等情况。接下来的活动中,成员们分组合作,第一小组负责驿站的打扫工作,对书架、地面等进行了清洁,保证为户外工作者提供整洁的休憩环境:第二小组将矿泉水、风油精和降温喷雾等物资发放给户外工作者们;第三小组的同学与户外工作者进行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工作环境和服务需求。(图为第一小组开展活动)(图为第二、第三小组活动现场)驿站中,环卫工人们辛勤劳作后的疲惫身影、快递小哥们匆忙奔波后的被汗水湿透的衣衫以及建筑工人粗糙双手中蕴含的坚韧力量,都深深触动着每一位队员的心灵。这一幕幕




在骄阳似火的暑期,安徽信息工程学院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英语2303班的学生们积极投身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他们组成了一支充满活力与爱心的队伍,深入乡村,走进农田,为当地的阳光玫瑰大棚种植户送去了温暖与实实在在的帮助。用实际行动帮助农民,展现了当代青年的担当与风采。这支名为“农情筑梦”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怀着对农业的热爱和对乡村振兴的使命感,来到了芜湖市红杨镇月湾村。在室外温度36度的高温天气,同学们在阳光玫瑰大棚内气温更高,还有各种蚊虫的“偷袭”,但这丝毫没有阻挡大学生们的热情。他们认真倾听种植户的指导,迅速掌握了采摘、修剪枝叶、给葡萄套袋等农活的技巧,并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但他们手中的工作却一刻也没有停歇。在劳动过程中,大学生们不仅展现出了吃苦耐劳的精神不怕苦、不怕累,还从网上搜索了相关科学知识为种植户讲解了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知识,提出了一些优化种植管理的建议。种植户周阿姨看着忙碌的大学生们,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这些孩子们不怕苦、不怕累,干起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