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张豪老师携孙加逸团队(指导老师汪中霞、张豪)和王萱团队(指导老师邓玉、陶龙高)赴合肥工业大学参加第二届安徽省高校电力电子应用设计竞赛决赛,均斩获决赛三等奖。本次竞赛的题目为“TMS320F28335控制的数字化三相逆变变频电源”设计。我校两支参赛团队在比赛中两支参赛队伍的设计凭借其创新性、实用性和技术含量在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不仅展示了他们对电力电子应用的深入理解,更通过团队协作和创新精神,成功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成果,得到了评委和同行的高度认可。本次比赛所取得的杰出成绩,不仅充分体现了参赛团队的辛勤努力,也进一步验证了我校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卓越水平。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将持续为学生参与各类学术竞赛和实践活动提供坚强的后盾,为他们搭建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图为决赛现场)(图为获奖证书)




本网讯 本着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奋进思想、弘扬中华非遗文化熠熠之光的初心和使命,安徽信息工程学院“簟纹如水”实践团赶赴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苏成军舒席制造厂进行了实地调研和切身实践,深入了解这座具有传统古朴韵味,以手工艺制作为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图为实践团成员与传承人和指导老师合影)实践团队通过非遗继承人苏成军老师的介绍,不仅系统地了解舒席从选材、取材到编织的全过程,还深刻感悟到舒席传统手工艺制作所面临的困境和行业发展现状。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并购买舒席,延长舒席产业链,苏成军舒席制造厂逐渐由原始的家庭式手工作坊发展成为现在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书习技艺的传承基地,产品从单一的睡席发展为现在多元化并具有公益审美的舒席。苏成军师傅表示,因为有国家对非遗文化政策的鼓励与支持,龙舒贡席的知名度和销售途径得到了大力开拓。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传承人进行交流)(图为实践团成员聆听传承人的讲解)实践团队还在苏师傅的指导下亲手参与到剖竹、起黄、匀撕、蒸煮等手工制作过程中来,切身感受到了舒




本网讯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绘就文化新篇章。7月13日至7月16日,管理工程学院“龙绘竹兴”社会实践团赴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文昌镇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图为实践团与指导老师合影) 竹韵织梦传千古,编艺流芳映今朝传统之篾,流传千年的手艺。实践第一站,团队前往竹编手艺人家中,学习了解竹编文化。竹编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老匠人手中的竹编,编织着历史的长河,实践团成员们围坐在老师傅的工作台旁,观看竹编过程,聆听他讲述竹编的历史与技艺,目睹一根根普通的竹子在他手中逐渐变成精美的艺术品。团队成员们深刻感受到了这门手艺的复杂与精妙,每一道工序都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细致的操作。(图为竹编编制过程) 桨影翻波绘龙舟,文化传承逐梦流随后,实践团踏入历史悠久的龙舟存放仓库,深入体验和学习这一传统文化遗产。龙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




为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增长知识才干、厚植爱农情怀、投身社会实践,7月12日至7月15日,由艺术设计学院动画2201班组织的“绿野青春”实践团队来到芜湖市湾沚区龙尾张村,联合龙尾张村南湖生态公园社会实践点,在指导教师汪冰啸和邢龙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调研访谈、环保宣传、农业技术支持等形式,探寻美丽乡村建设新路径,开启助力乡村振兴的“寻绿之旅”。 (图为活动合照) 活动现场,同学们热情高涨,积极参与到各项农事体验项目中。他们挽起衣袖,走进农田,亲自参与播种、除草、采摘等农事活动,亲身感受农民劳作的辛勤与大自然的神奇。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不仅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农具,还了解到许多关于农作物生长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知识。(图为同学们参与农作活动) 同学们通过了解绿色、生态、环保理念在现代农业中的重要意义,懂得了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只有遵循自然规律,采用绿色环保的种植方式,才能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同学们介绍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环




根据第十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通知要求,经学校推荐、省级复赛、省级决赛等环节,根据省赛组委会下发的入围名单,推荐以下项目参加第十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主体赛,现将项目予以公示,名单见附件。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自2024年7月15日至7月19日,公示期内若对评审结果有异议,请向校团委反映。反映可采取电话、邮件等形式,请实名反映以便于我们联系调查核实。联系人:周晓凡联系电话:0553-8795102电子邮箱:college_tw@iflytek.com附件:第十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主体赛公示名单 共青团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委员会 2024年7月14日




2024年7月5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传承非物质文化,守护精神家园”实践队在指导老师陈玮婕的带领下前往芜湖市湾沚区陶辛镇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走访调查的方式唤起民众对芜湖铁画的了解与兴趣,让非遗传承下去,扎深根,结硕果。志愿者们在当地的党群服务中心开展活动,向来往的居民跟工作人员热情地派发问卷,耐心解释本次活动的目的与意义。大家积极参与,认真填写问卷,其中不乏对铁画艺术有着深厚情感的老一辈人,也有对传统文化充满好奇的年轻人。问卷内容涉及对芜湖铁画的认知、欣赏习惯、宣传改进建议等方面。一名年长的参与者在填写问卷后,与志愿者深入交谈,他提到:“铁画不仅是一种艺术品,更承载了我们芜湖的文化记忆和精神象征,希望年轻人也能继续传承下去。”他的话语引起了周围人的共鸣,现场气氛温馨而活跃。(图为活动现场)此次问卷内容覆盖了芜湖铁画的知晓率、观众年龄分布、艺术形式喜好等多项指标,同时征集公众对提升铁画艺术传播的许多建议。活动不仅为芜湖铁画的传承发展提供了宝贵资料,也为铁




在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于今年暑期小学期推出了一项全新的PBL项目式改革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加实际、系统和创新的学习体验。该课程连接了学生春季学期的理论知识,并将其延伸至秋季学期的实践应用,真正实现了承上启下、学以致用。课程亮点: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这门为期四周的暑期教学实训课程,设计独具匠心,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理论指导、认知实习和一对一导师指导。课程的组织形式紧凑且富有创新性,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特点:理论指导:课程开始,学生接受系统的教学理论培训,从英语教学理论、教学策略、教学设计三方面打牢知识基础。并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将所学理论知识融合到教学实践中,制作教学课件。此阶段由英语教研室精通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三位老师共同授课,帮助学生深化理解PBL教学模式及其应用。认知实习:在理论指导之后,学生进入认知实习阶段。此阶段将邀请教育科技公司——讯飞教育的讲师进行集训,讲师们将分享行业前沿知识和实战经验,带领学生开展实际项目,提升他们的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讯飞教育公司




各学院: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大中小学教材的意见,规范教材管理,提高教材建设水平,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管理办法》(教材[2019]3号)、《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教材选用管理办法(2021年修订)》(校教字〔2021〕14号)、《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自编教材管理办法》(院教字〔2017〕18号)和《关于进一步规范教材选用工作的通知》(教字〔2021〕81号)要求,现将经学校教材建设指导委员会审议,通过选用附件所示2024-2025学年秋季学期教材选用明细进行公示。公示时间:2024年7月16日至7月18日。公示期间如有异议者,请与图书馆联系。为便于调查核实,反映情况应署实名,反映的问题应事实清楚。联系电话:13365713521 联系人:陶岚 邮箱lantao@iflytek.com安徽信息工程学院2024年7月1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