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肩负着时代的重任,承载着民族的希望。青年红色筑梦,不仅是对红色基因的传承,更是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积极响应。2024年8日,管理工程学院“新时代乡愁与乡村振兴”实践团队在指导老师李雅婧老师的带领下于湾沚龙尾张自然村展开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图为实践团在龙尾张自然村实景) 初到乡村,映入眼帘的是古朴的房屋和干净整洁的村道,在原有建筑的基础上复原的旧时展馆,仿佛是记忆中的乡村重新出现在眼前,不同年代的画卷随着展馆的陈设徐徐展开,而沿途茂盛的绿植,宽敞平坦的道路,使得队员们在如此鲜明的对比下切实体会到乡村振兴给农村发展带来的巨大影响。稻田轻轻,如诗如画。夏天的风吹起的层层稻浪,炙热的阳光洒向错落有致的稻田,一望无垠的稻田宛如绿色海洋,劳动者在田间弯腰拔草。站在村道上,望着生机勃勃的西瓜地。绿意盎然的藤蔓与圆润的西瓜组成了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队员们对当地的种植业者进行访问,了解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将旅游业同种植业相辅相成均衡发展。看着一片片绿油油的稻子,队员们挽起袖子在种植业




本网讯 为进一步宣传国家资助政策,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凝聚家校育人合力,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真实情况,切实做好学生资助工作,副校长汪忠国、管理工程学院副院长于凤、学院全体学工队伍赴铜陵、六安、阜阳、合肥、南陵等地,于7月至8月间开展暑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慰问走访活动。(图为校、院领导对困难生家庭进行慰问走访)(图为各年级辅导员赴困难生家庭走访)冒着高温酷暑,辅导员们实地走访困难学生家庭,与学生家长深入交流,开展资助政策宣讲和帮扶慰问。关心学生暑期学习、生活情况,全面了解学生家庭的经济和生活状况以及存在的实际困难,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各方面情况,详细介绍国家和学校的各项资助政策,耐心听取并解答家长的困惑和疑问,收集家长对学校、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辅导员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向家长和学生介绍其所学专业前景、目前就业形势,为其求职就业、考研升学提供建议,激励学生立志成才,迎难而上,努力提升自己。此次暑期走访慰问是学院资助育人工作的重要举措,不




近日,2024年(第17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落下帷幕。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千支代表队参加了本次比赛,经过激烈角逐,我校入围的7件国赛作品,最终获得国家级一等奖1项,国家级三等奖6项的佳绩。计算机学院教师朱宁和刘剑琴指导的学生团队作品《基于RT-Thread与大模型技术的通用植物培养装置》,装置基于 RT-Thread 操作系统与大模型技术设计,借助 Vision Board 实现植物种类鉴别与病虫害预警。星火一号及传感模组,将植物生产环境数据与大模型应用相结合进行创新设计实现,兼顾用户主动干预操作,提供高质量植物培养体验和培植过程可视化与远程控制功能。获得第17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物联网专项赛 RT-thread操作系统赛道国家级一等奖,也是安徽省高校首次在物联网专项赛道上获得国家级一等奖,在物联网应用赛道取得历史性的突破。(图为比赛现场评委查看作品)(图为国赛一等奖获奖证书)(图为参赛师生合影)我校一直以来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在本




为深入落实学校实习与就业工作,搭建起从学校到职场的桥梁,增强与实习单位的深入交流合作,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朱洪军队,各教研室主任、骨干教师代表于暑假期间赴合肥、杭州、南京、大连等地开展企业走访调研活动,看望在合作企业实习的学生。(图为各企业走访座谈)走访期间,院领导、教研室主任、骨干教师们分批次走访各个单位,探讨校企在技术研发、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合作路径,参观学生实习环境,了解学生实习岗位和生活环境等,并通过举办座谈会,同企业导师和实习生面对面交流倾听企业和学生的心声,对学生在企业的工作、学习及生活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全面了解。此外,在交流过程中,院领导和教师们充分听取了企业相关人员对实习学生的反馈,了解到企业对21级实习生的聘用感受与后续实习工作内容需求,并对学生们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建议与指导。(图为院领导、教师、企业领导与实习生合影)本次实习走访活动不仅促进了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等方面的深入交流与合作,也为学院在进一步应用型人才培养、构




本网讯 暑期以来,后勤管理处通过基建改造工程施工管理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有力实施一批次基建改造项目,科学调度多工种交叉作业,有序推进施工计划,按时完成改造项目,服务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高质量发展。后勤管理的本质,是解决支撑管理落地所依赖的人的行为,物的配置,无缺陷的管理和标准化操作流程。从后勤管理的底层和本质出发,寻找解决制约后勤管理能效根源性问题的思维方法及路径举措。基建改造工程施工管理机制是实践后勤标准化工作的主要试验田,此次项目管理,通过事前举行项目开工启动会,事中实行施工计划调度会等工作举措,精准施策,项目管理质量持续提升。(图1,暑期项目开工启动会)在陶然餐厅升级改造项目现场,4个楼层近8000平方的经营场所,由两家餐饮公司承办改造工程,组织建筑单位,创促中心,过程审计并消防、燃气、排烟及后勤信息化等设备厂家协同联动,开展多工种交叉作业,在工期为30个日历日内按时保质完工,同时,施工期间需穿插固定资产盘点,新老餐饮公司交接,供电管线检测与利旧等关键工序无缝衔接,该工程对后勤管理处实




2024年2月26日至8月26日为期六个月的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落幕,本次校赛由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主办,127支队伍报名参加,参赛学生在比赛过程中展示了扎实的基础知识,严谨的学术态度,以及优秀的团队合作精神。经过校赛层层筛选,最终遴选出30支优秀队伍代表学校参加安徽省的选拔赛。本届大赛安徽赛区由安徽财经大学承办,参赛成果通过匿名初审、专家评审,最终我校斩获本科生组国家三等奖1项,安徽赛区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2项,张静、蔡雪冰、朱文杰、伍珍香4名教师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另外首次获得安徽赛区最佳组织奖。王进涛、焦文军、陈政宇的《基于数据模拟的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分布体系优化研究----以南京市为例》论文收集并统计了南京市中心城区所有充电桩的数量以及分布位置与周边环境因素,利用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APSO)有效解决充电桩布局规划中的复杂问题,通过模拟和优化充电桩的位置与数量,最终找到了在节约资源和平衡充电供需的同时,最佳的充电桩选址分布。该论文获得国家三等奖。(图为获得国




近日,第十一届“大唐杯”全国大学生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大赛全国总决赛在北京落下帷幕。本届大赛共有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全国670多所高校5万多名学子参赛,已成为国内信息通信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大学生创新竞赛项目。我校共有9组选手进入国赛,经过前期的国赛预选赛,3组选手最终进入线下设备实践赛,参与一、二等奖的角逐。最终取得国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的佳绩,这也是我校学子连续三届在该赛事国赛中斩获一等奖,获奖数量及质量居全省参赛院校之首。(图为比赛合影)(图为颁奖现场)“大唐杯”全国大学生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大赛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中国通信企业协会主办,中信科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教委、北京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群共同组织承办,大赛连续四年纳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竞赛目录,大赛内容紧贴行业前沿,涵盖了5G、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多个热点领域,将专业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