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学校要闻 学校首页>新闻公告>学校要闻>详情页
【教改实践】 张进兵:“双师型”教师的魅力
管理员 2014/10/16

现年31岁的青年教师张进兵,在机电学院软件工程系有着独特的魅力。这不仅是因为他课上得好,更由于他理解学生热爱学生并具有“双师型”的教学魅力而受到的褒奖。

“我们的张哥”——学生们都这样称呼他。可他们不知道,就是这个比他们大不了几岁的老师,却有着“双师型”教师的不平常履历:合肥工大,中国科大教会了他丰厚的学养,而在电信公司、通讯公司和软件公司的工作履历则赋予了他善于用企业那种快捷高效解决实际问题习惯的高超本领,做一个社会急需的、学生爱戴的“双师型”教师一直是他孜孜以求的理想。

“研究性高校老师应该具有敬畏感,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老师应该让同学具有信任感。”张进兵如是说。同时他认为:“要让学生喜欢你这门课,首先要让他们喜欢你这个人。”

将“做人”与“上课”结合起来,张进兵的“学生缘”愈来愈浓,张进兵的“双师型”教学模式愈来愈具有强大吸引力。

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张进兵老师总是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注意自己点滴言行的影响,严于律己、率先垂范。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张进兵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把握大学教学精髓,研究时代教育发展规律,以崭新的教育理念丰富自己的头脑,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和专业理论水平,提升自己的专业业务能力。

在他看来,学习软件工程不仅仅是为了学会如何敲代码,而是将计算机思维模式以最科学的匹配形式解决实际问题。它需要将理论转化为实践,解决一系列企业实践中产生的的问题。在实践过程中需展现自身宏观的工程驾驭能力,并注重细节不断提出创新出彩的奇思妙想,在付出的过程中感受到一种创造的快感。

上张老师的课就是学生的座位安排也很有意思。它充分体现了张进兵实习实训中“团队意识”:50个学生他将他们分成7-8个项目团队,而这些团队的“开发组长”作为核心人物坐在中间,组员围其而坐。而张进兵老师一转眼又变成了“项目经理”。上课时,将一些基本的理论讲完后,每一个“项目开发组”须接受他这个“项目经理”指派的任务进行开发研制。经过集体讨论,各“项目开发组”指派一人上台进行项目研发制作阐述。而后,“项目经理”张进兵再进行点评,并指出努力方向,因而上他的课大脑须时时紧张地运转。奇妙的是,随着他这种以实践应用性为主调、以企业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为核心内容的“项目开发式”的授课不断向纵深推进,原本枯燥无味的“计算机原理”、“软件工程解析”变得充满趣味,学生也聚精会神地享受这份知识的“饕餮盛宴”。

“我以为,在外人看来很是高深莫测的软件工程专业领域,三本的学生与二本甚至一本的学生没有差别。由于起跑早上手快,我们三本的学生还能大大胜出一些名牌高校的学生。”张进兵充满自信地说道。而这种强烈的自信,亦深深鼓舞和激发着他的原先一直为自己“三本出身”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张进兵的学生缘还贯穿在他那种独树一帜的教学整个过程中。他的课程PPT也很有特点,就是在每个章节后面都提出一个问题而引发学生思考。而这个思考问题就是下一讲的授课内容。于是,将他的授课十几个PPT串接起来,整个课程的就犹如一根细绳将若干个知识点串并了起来,且将课程的核心要义融会贯通清晰地呈现在你的脑海里。

“以应用推动理论,再以理论反馈到应用。我的授课诀窍说来也简单,就是要学生对你这门课感兴趣。有了兴趣,一切都好办了。”张进兵坦言道。

“听张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他爱学生的那种热情,真让我们感动”。学生们纷纷这样评价着他们的张老师。而对张进兵而言,最大的褒奖,就是这份学生缘,就是这种学生对自己教学方法的肯定。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使张进兵真切地感受到教师的使命与担当,他所带的班级的学生满意度一直在95%以上。

在采访过程中,张进兵一再谦虚地说他不值得采访,在该系比他优秀的教师有很多,同时对系领导给予青年教师成长很大帮助表示感激。

在教学改革的漫漫征途上,张进兵正孜孜以求不断努力耕耘着。

探讨难题

现场指导

文: 图: 审核: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