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学校要闻 学校首页>新闻公告>学校要闻>详情页
我校应邀赴俄出席第二届中俄教育文化论坛暨中俄应用高校联盟2025年会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2025/09/29

本网讯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探索国际化合作新路径,应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邀请,副校长董方敏、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糜澜、科技处副处长王伟于9月22日—26日赴俄罗斯出席第二届中俄教育文化论坛暨中俄应用高校联盟2025年会,并参加了系列交流活动。

9月23日上午,第二届中俄教育文化论坛暨中俄应用高校联盟2025年会在俄罗斯国家研究型高等经济大学圣彼得堡校区举行。作为中俄高等教育对话的重要平台,来自两国近百名教育界同仁相聚在此,共同探讨人工智能对教育与产业带来的变革。开幕式上,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原主任王立生,中国驻圣彼得堡副总领事张晓庆,俄罗斯国家研究型高等经济大学圣彼得堡校区校长特舍茨卡娅·安娜,圣彼得堡市政府科技委员会主席斯尼萨连科·尤里,俄罗斯高等与职业私立院校协会副主席斯梅什科·奥列格分别致辞。致辞中,张晓庆指出,今年在中俄两国元首战略引领下,在中国文化年框架指导下,两国高校教育科研合作、人才联合培养等领域在务实推进,中国与俄罗斯西北联邦区教育合作更是亮点纷呈,希望双方发挥学科优势,加强民办教育互动,充分发挥中俄应用高校联盟作用,共建跨境学术共同体。王立生强调,当前人工智能、大数据量子计算等前沿科技正在重塑全球创新版。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要深化教育领域合作,支持高校间基础研究领域合作,支持同类大学联盟,深化职业和数字教育融合;中俄两国作为经济伙伴有着长期的教育和科学交流的历史,在人工智能领域合作空间大、条件足,双方合作可以促进自身发展,推动全球人工智能的协同。

随后,中俄高校代表分别围绕人工智能前沿,人工智能教育、人工智能基础科研、产业项目等进行了分享。


1_副本.jpg

(图为中俄应用高校联盟2025年会现场)


当日下午的交流活动汇聚了来自中俄两国众多知名高校的代表,我校与俄方多所高校在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智慧教育、产学研合作等领域展开了深入的探讨与碰撞。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活动承办方俄罗斯国家研究型高等经济大学圣彼得堡校区校长特舍茨卡娅·安娜对我校予以高度认可,董方敏表示两校的教育理念有相似之处,我校将以此次年会为契机,在未来以开放包容的国际视野和积极进取的合作姿态建立起两校之间合作交流。

 

2.jpg

3.jpg

(图为我校代表与中俄高校代表交流)


9月25日—26日,代表团一行分别访问了以创新著称的斯科尔科沃科学技术大学,以及具有鲜明工科特色、科研实力强劲的国家研究型科技大学。通过参观图书馆、创新工坊、地质博物馆,开放工业级高复杂度快速原型工程中心和生物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充分了解俄罗斯工程技术领域最尖端科技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

9月26日上午,在国家研究型科技大学举办的分论坛中,董方敏围绕我校发展历史和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需求,系统介绍了学校发展历程、学科专业布局、教育教学改革措施及取得的显著成效,重点围绕智慧教学平台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基于教育平台的教学改革创新实践及智慧校园建设体系的特色与成果。俄罗斯国家研究型科技大学代理校长伊萨耶夫·伊高尔·马戈梅多维奇予以我校高度的评价,董方敏表示未来希望两校开展师生互访、短期交流、联合培养等合作项目,扎实做好应用研究型大学建设,培养出优秀的应用型人才。


4.jpg

(图为论坛现场)

 

5.jpg

(图为董方敏向俄罗斯国家研究型科技大学代理校长赠送礼物)


近期教育部出台专项政策,鼓励民办教育机构与世界高水平学校开展学术交流、人才联合培养等合作,这一系列的举措不仅为中国民办教育走出去与引进来创造了历史性机遇,也为中俄两国深化教育领域的务实合作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作为推动中国民办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力量,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已经构建起基础教育创新交流、高等教育合作共建和中外校长高端论坛三位一体的国际合作体系。

目前,学校正积极探索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新模式,此次赴俄标志着学校继2024年开启此项工作后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拓展合作跨出了坚实步伐,对学校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深化产学研融合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中外教育交流日益频繁,学校正以更加主动的姿态融入全球教育生态。此次与俄罗斯多所高校初步建立合作意向,为学校应用型本科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学校将继续秉持开放办学的理念,加速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6.jpg

(图为本次参与论坛的中俄高校代表合影)


文:糜澜 图:王伟 审核:糜澜 发布:孙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