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7月4日至7月19日,计算机(大数据)学院“莲洁润乡·籽力同行”实践团在指导老师高超、万海霞、李媛的带领下,深入安徽省芜湖市湾沚区陶辛镇双桥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科技赋能为核心,探索“电商+文旅”融合新路径,助力乡村振兴。
青春初心,奋勇前行
7月4日,实践团举行启动仪式,明确依托“星火大模型”赋能乡村振兴的核心任务。高超表示实践地为省级电商基地,当地荷花品种侧重产出荷花和荷叶,但是目前线下销售渠道单一,团队实践重点就是教会村民使用大模型提升销量。万海霞表示在本次实地调研过程中,若遇到来不及记录的情况,可以使用录音笔等工具,确保调研信息的完整收集。
(图为启动仪式现场)
深扎基层,精准调研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论述,引导青年学生扎根乡村、助力乡村,7月7日,实践团与双桥村党总支书记陈水金达成合作,明确团队此次实践活动要切实做到将大模型技术应用到田间地头,为双桥村乡村振兴注入智慧动能。7月8日,实践团在选调生蔺美的带领下前往套花湾景区调研,了解到该景区从“脏乱差”到“韵味足”的蜕变历程及当地荷莲产业基础。
(图为陈水金与实践团进行讨论)
实践期间,成员们走访荷塘民宿,倾听村民心声,如关于完善交通游乐设施的诉求以及对居住环境的满意评价等;徒步探访百鸟滩万亩荷塘及北宋水利遗存“大宋官圩”,感受当地生态与文化的魅力;深入莲子加工厂,亲身体验从剥莲到包装一系列流程,了解传统加工痛点。还设计问卷进行调查,获悉村民对电商及大模型认知有限,但对荷花深加工、举办荷花节发展旅游意愿强烈。这些扎实的一线调研为后续精准帮扶打下了坚实基础。
(图为实践团深入莲子工厂体验莲子加工过程)
科技赋能,星火领航
为提升成员们的实践能力,实现以技术服务助力乡村发展,7月16日,实践团在湾沚区农产品展销中心开展电商直播实战,运用星火大模型优化直播话术、选品逻辑及供应链分析,线上推销莲芯茶、荷叶面、土灶锅巴等陶辛特产,宣传百鸟滩、恋花湾等文旅资源,实现“卖产品”与“推景点”联动,吸引众多网友关注互动,为农产品“触网出圈”开辟新渠道。7月19日,在双桥村党群服务中心,实践团精心组织“星火大模型技能赋能培训”。队长陶圆缘向村民详细讲解星火大模型在智能种植建议、病虫害防治、农产品营销及辅助学习等方面的应用前景,村民们兴趣浓厚,现场下载APP,学习热情高涨。
(图为直播时的特色农产品)
(图为陶圆缘介绍星火模型)
知行合一,产业助力
为了深度了解当地产业发展,团队成员深入莲子工厂,换上工装,学习并参与莲蓬剥取、分拣、包装全流程,体会农业的劳作艰辛与丰收喜悦,为后续开发智能化加工方案积累经验。同学们还前往莲田体验莲蓬采摘,并赴香荷科普飞行营地开展航空研学,体验模拟飞行舱,感受科技与田园的融合。基于调研发现的“数字鸿沟”,团队正着手制定帮扶方案,计划利用星火大模型开发简易操作界面,普及基础电商知识和大模型应用技能。
(图为实践团成员打包处理环节)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模拟飞行舱)
文化浸润,艺术添彩
为了挖掘乡村文化资源,探索文旅融合发展,实践团探访大宋官圩千年治水智慧,加深了对当地生态文化价值的理解;走进七房粮仓与七房艺术村,感受古朴粮仓与现代艺术的碰撞,其中风格各异的壁画将艺术融入乡村肌理,为成员们探索如何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如何吸引更多游客积累了灵感。团队还专程赴套花湾拍摄三下乡宣传片,以水乡荷田为幕布,用镜头记录青年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故事,展现乡村新貌与青春力量。
(图为白鸟滩万亩荷花的一部分)
(图为七房粮仓内的艺术画作)
成果初显,未来可期
随着星火大模型培训活动的结束,“莲洁润乡·籽力同行”实践团在陶辛镇双桥村的集中实践活动圆满落幕。两周时间里,实践团成员用脚步丈量土地,以科技赋能产业,用艺术点亮乡村,深入探索“电商+文旅”融合的乡村振兴路径,为当地特色农产品升级与乡村旅游推广贡献智慧。实践团表示,后续将持续深化与双桥村的联系,转化实践成果,优化技术方案,让科技的“籽力”持续滋养陶辛镇的乡村沃土,在服务地方发展中实现新时代青年与乡村的“双向奔赴”。
(图为全体实践团成员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