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学校动态 学校首页>新闻公告>学校动态>详情页
探文脉·承红色·暖桑榆·研民情 安信工“桐芯铸魂”实践团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 2025/07/15

本网讯 为深入挖掘桐城文化精髓,传承红色革命精神,弘扬尊老敬老传统美德,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桐芯铸魂”暑期社会实践团以“文化传承、精神赓续、敬老服务、文化调研”为主线,通过文化研学、红色教育、敬老服务等实践活动,用“行走的思政课”形式,让青年学子在实践中学思践悟、知行合一。

第一篇章:寻桐城文脉传文化薪火

在孔城老街,实践团开启文化寻根之旅,深入探访桐城文化瑰宝。同学们穿梭于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中,近距离感受桐城歌、米饺制作等非遗技艺的魅力。老街斑驳的砖墙、古朴的院落,无不诉说着桐城悠久的历史文化。


图片15.png

(图为实践团成员们实地探访明清古建筑群)


桐城文化博物馆内,珍贵的古籍文献、先贤手迹让同学们系统了解了桐城派“义理、考据、辞章”的学术体系。毗邻的桐城文庙,恢宏的明清建筑与精美的展陈相得益彰,直观展现出桐城深厚的文化底蕴。


图片16.png

(图为实践团成员们参观桐城文化博物馆)


在六尺巷,通过讲解员的详细介绍,团队成员们深入了解了“让他三尺”典故的历史渊源及其蕴含的礼让文化内涵。不仅加深了大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更启发大家思考如何在现代社会传承和谐处世智慧,对促进社会文明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图片17.png

(图为实践团成员们听讲解员讲解)


第二篇章:寻红色足迹续革命精神

实践团赴桐城市烈士陵园和渡江战役二野司令部旧址开展红色主题教育。在庄严肃穆的烈士陵园,全体成员列队向革命烈士纪念碑敬献鲜花,重温入团誓词。通过史料与讲解深入了解了桐城儿女在革命战争中的英勇事迹。


图片18.png

(图为实践团成员向革命烈士纪念碑敬献鲜花)


在渡江战役二野司令部旧址,实践团通过参观历史文物、观摩复原场景,系统学习了“军民同心、突破天堑”的渡江战役历史。马克思主义学院张田祥老师结合旧址实物史料,现场讲授“从桐城革命史看伟大建党精神”微党课。


图片19.png

(图为张田祥讲授微党课)


此次红色研学既是生动的党史教育课,更是深刻的思想洗礼。安信工学子表示,将以革命先辈为榜样,传承红色基因。

第三篇章:情暖夕阳红弘敬老美德

实践团还走进孔城镇幸福养老中心,开展“青春暖夕阳”主题活动。同学们与老人们促膝长谈,倾听人生故事,收集整理适老化改造、健康管理等多条建议,为改善养老服务提供参考。


图片20.png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老人亲切交谈)


成员们主动为老人晾晒被褥、整理居室、清扫庭院,以细致周到的服务赢得工作人员好评。养老中心负责人表示,青年学子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此次活动既为老人送去温暖,也让实践团深刻认识到敬老爱老的时代价值,增强了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


图片21.png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老人们合照留念)


篇章:深耕文化调研把脉时代脉搏

调研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回收有效问卷512份,覆盖不同年龄、职业群体。线下通过社区纸质问卷收集居民对桐城文化传承的看法。线上借助社交媒体平台发放电子问卷扩大覆盖面。


图片22.png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社区调研)


调研内容涵盖桐城派学术思想、非遗项目、红色革命历史等维度。初步统计显示,19-45岁群体对六尺巷“礼让精神”的认知度达89%,但对桐城派学术思想了解有限约76%的受访者能准确说出桐城在渡江战役中的重要地位。此次调研为了解桐城地域文化传承现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丰富了“三下乡”活动内涵,也为后续开展精准文化宣传、创新传承方式奠定基础。


图片23.png

(图为实践团与指导老师合影留念)


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圆满落幕,实践团通过文化寻根、红色教育、敬老服务和专题调研,深入挖掘桐城文化时代价值,在实践中淬炼青春本色。团队成员表示,将秉持“立志、诚毅、创新”的校训精神,将实践感悟转化为成长动力,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精神的道路上接续奋斗。

文:宋晶莹 图:宋晶莹 审核:潘经健 发布:薛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