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 2025年暑期,机械工程学院“傩韵贵池,青年传薪”实践团在指导老师汪倩雯带领下,赴“中国傩戏之乡”池州开展文化传承实践,开启了一场与千年傩魂的对话。
叩响傩文化之门,实践团首站探访池州市博物馆与秀山门博物馆。在傩面具雕刻传承人姚维耘的工作室,学子们目睹了匠人双手的沧桑与技艺的坚守。姚师傅的木雕作品凝聚着对傩文化的深情,青年们在他的指导下尝试雕刻与上色,体会力道与神韵的微妙平衡。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秀山门博物馆前合影)
(图为姚维耘师傅向实践团成员讲解各式傩面具神态)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姚维耘师傅指导下为傩面具上色)
随后,机械学子深入茅坦山湖村,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唐茂华爷爷的古朴庭院,成为实践团情感升华的熔炉。他语调平缓却字字千钧,将傩舞的起源、家族的坚守娓娓道来。在唐爷爷的得意门生唐志杰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们褪去初时的青涩与拘谨,身着傩服全神贯注地模仿着傩舞。
(图为唐茂华爷爷向实践团成员讲解傩腔)
(图为传承人唐志杰教实践团成员傩戏的基本动作)
(图为实践团成员身着傩服合影)
最后一站,刘街傩文化展示馆,党委副书记许鑫磊深入讲解傩文化的历史脉络与现代价值。让学子们认识到,傩文化是乡土精神的纽带,也是抵御现代性迷思的根脉。
(图为党委副书记许鑫磊向实践团介绍池州傩戏)
(图为许书记结合池州地域图讲解池州傩戏的发源)
正如《考工记》所言:“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此行让机械学子深刻体悟到,文化传承需在理解精髓的基础上,以现代科技赋予其新的生命力。他们手握科技之钥,心怀文化之敬,愿成为传统与现代精准对接的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