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激励青年学子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使命,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大数据)学院“踏寻先烈足迹・赓续铁军精神”暑期社会实践团赴安徽省宣城市泾县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活动涵盖红色教育、校地合作、关爱留守儿童等多个方面,成效显著。
瞻仰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
第一站,实践团前往皖南烈士陵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全体成员庄严肃立,铿锵誓言回荡陵园。通过敬献鲜花、参观皖南事变陈列馆,同学们深入学习了新四军将士的英雄事迹,深刻感悟革命先烈不畏牺牲的伟大精神,进一步坚定了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
(图为实践团皖南事变陈列馆合照)
追寻铁军足迹,感悟革命历史
第二站,实践团参观了新四军军部旧址和陈家祠堂(军部大会堂)。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同学们通过珍贵文物和历史照片,重温了新四军在云岭时期的战斗历程和光辉事迹。下午,实践团在云岭社区举办爱国主义宣传会,通过红色故事宣讲、革命歌曲传唱等形式,向社区居民和青少年传递爱国主义精神,激发爱国热情。
(图为成员们参观新四军旧址和军部大会堂)
(图为爱国主义宣传会现场)
(图为实践团叶挺像下合照)
关爱留守儿童,播撒温暖阳光
接着,实践团走进泾县昌桥村,开展“红色故事润童心”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们为15名留守儿童送上文具套装等礼物,并通过讲述“小萝卜头”、雷锋等英雄故事,开展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此外,团队还组织了防溺水安全教育课堂,通过情景模拟、互动问答等形式,帮助孩子们提升安全意识。活动为留守儿童带去了温暖与关怀。
(图为志愿者进行爱国主义和防溺水主题宣讲)
(图为实践团全体成员与留守儿童及其负责人合影)
走访抗战老兵,聆听峥嵘岁月
第四站,实践团看望了年逾九旬的新四军抗战老兵张大孝。老人深情讲述了金门之战的惨烈经历,回忆了战友们浴血奋战的场景,令在场师生深受触动。通过讲解叶挺桥等历史实物,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新四军服务人民、坚持抗战的精神,增强了传承红色基因的责任感。
(图为实践团走访老兵家中)
共建实践基地,助力乡村振兴
最后一站,实践团与泾县云岭社区举行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共建签约仪式。云岭村党委书记陈圣东对团队提出殷切期望,希望同学们在实践中锤炼能力,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双方将在传承红色基因、深化人才共育、推动科技赋能等方面展开合作,探索校地协同助力乡村振兴的创新路径。
(图为签约仪式现场)
(图为实践团全体成员与云岭社区领导合影)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让青年学子在红色教育中坚定了理想信念,也在服务乡村的实际行动中展现了青春担当。实践团成员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将专业知识与创新思维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实际行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未来,团队将继续深化校地合作,推动红色精神传承与乡村振兴的有机结合,书写新时代青年的精彩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