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 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索制香工艺魅力,近日,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英语2301班“青香薪传”实践队走进宣城敬亭山研学基地,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沉浸式体验并宣传制香非遗文化。
当日,实践队抵达敬亭山研学基地,队员们认真研读制香体验活动介绍。望着展板上展示的古老制香场景,大家仿佛能透过历史烟尘,触摸到先辈们对香料配伍的智慧探索,怀揣着对传统技艺的敬畏,为后续实践做足准备。
(图为实践队参观实践基地)
活动中,在基地老师指导下,实践队开启制香探索。成员们围站工作台,面对多样香粉、工具,先仔细记录制香所需香粉种类、配比等关键信息。笔锋在纸张游走,大家严谨梳理制香流程,深知每一味香粉的选择、每一个比例的确定,都是千百年传承下来的文化密码,容不得半点马虎。
(图为团队成员记录所需原料克数)
随后进入锤香环节,大家手持工具,反复捶打香材,手臂酸麻却不敢懈怠,感受传统工艺的精细与考究。在一捣一锤间,香材的香气缓缓渗出,那是时光沉淀的味道,队员们体悟到非遗制香背后,是匠人对品质的坚守、对文化的执着,这不仅是技艺传承,更是一种精神延续。
(图为团队成员进行锤香)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实践队以亲身体验,近距离接触制香非遗。成员们不仅深入了解传统工艺,更在实践中,让青春与古老非遗碰撞,为后续宣传推广非遗文化积累实践素材。未来,大家也将继续以青春力量,讲好非遗故事,助力非遗薪火相传,让沉睡在岁月里的制香技艺,重新焕发生机,为文化传承注入蓬勃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