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学校动态 学校首页>新闻公告>学校动态>详情页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举办“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本科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活动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024/06/25

本网讯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近期于A3博学楼W301开展了本科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活动,旨在探讨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校长助理、学院执行院长马利祥,副院长梁美玉,副院长王伟和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全体专职教师参加本次活动。

会议伊始,梁美玉强调了此次思想大讨论的重要性,并指出人工智能技术正深刻改变着社会的方方面面,作为知识和人才的培养基地,高等教育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主动迎接挑战,强调了学校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和教育数字化转型方面的努力和成果,并鼓励全校教师积极参与讨论,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F3493602D58CA56EBBF6C73139A4C5CB.jpg

(图为梁美玉讲话)


随后,五个专业分别就前期教研室思想大讨论的子主题内容进行汇报。机器人工程专业李美就“人工智能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主题进行了汇报,介绍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现状,强调其在各领域的进展及大数据和云计算的重要作用,并指出人工智能已深刻影响教育领域。她提出高等教育的三大趋势:教学工具智能化,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教育内容更新,增设人工智能相关课程,培养创新实践能力;教学模式变革,通过智能化工具和大数据实现个性化教学,提升教学质量。她还强调教师角色转变,认为教师应成为“人机协同、跨界融合”的引领者,掌握人工智能技术,利用智能工具,与学生共同探索新知,并跨学科融合知识,培养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就“人工智能赋能教学改革与创新”主题分别进行汇报。刘春静分享了自己是如何将讯飞星火运用于《嵌入式原理及应用》课程中,讯飞星火在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方面提供多样的学习体验,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束文强提到人工智能的引入使学生能够随时进行咨询和学习,提供个性化建议和反馈,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兴趣和主动性。人工智能为教学改革带来新机遇,使教师能精准了解学生状况,实现因材施教,并为教学研究提供数据支持,提升教研水平。

自动化专业和通信工程专业就“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产教融合路径的探索”主题分别进行了汇报。他们分析了当前数字化转型面临的挑战,包括技术应用不均衡和教师数字素养问题。同时,他们分享了学院在产教融合方面的实践经验,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发数字化教学平台和课程资源,引入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实践机会。此举不仅提高了教育质量,培养了适应时代需求的人才,还促进了学校与企业的共同发展,实现了双赢局面。

在五个专业完成子主题分享后,全院教师开始了思想的碰撞,针对不同子主题进行讨论,分别上台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与建议。



(图为各专业汇报)


最后,马利祥做总结发言,他指出“新时代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必须顺应时代发展,树立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抓住人工智能的机遇,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020CD7EA0C760C4C4CEE0537FDC80631.jpg

(图为马利祥讲话)


此次本科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不仅为与会者提供了一个交流思想、分享经验的平台,也为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次思想大讨论活动只是一个开始,学院后期将持续深入的进行讨论主题的交流与探讨。通过深入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探索教育数字化转型和产教融合的路径,学院将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培养更多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文:陶旺发 图:陶旺发 审核:杨悦 发布:梁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