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凝聚青春力量,助力乡村振兴,推动科技创新的可持续发展,学习与传承红色基因,安信工“赓续红色血脉,科创助力生活”实践团于7月20日来到安徽省宣城市泾县进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服务感悟红色精神,科技助力老人健康
7月20日,实践团前往泾川镇敬老院开展志愿活动。一边清扫院落,打扫卫生;一边听老党员口述历史,重温过去的红色故事。胡汉卿爷爷回忆起年轻时参与五四运动的情景,十分激动,他深情地讲述了当时立下的青春誓言,描述了挥洒热血的年代里,与同志们积极参与抗日斗争的生动场景。这些珍贵的经历和回忆让年轻的实践团成员深感历史的厚重和红色文化的伟大。
(图为团队成员与老党员合影)
团队成员还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们的记忆力逐渐下降,这也使得一些老人经常忘记按时吃药或无法准确地掌握药物用量。随后实践团成员将这种情况记录下来,并展开讨论。在深入了解敬老院老人们的日常生活状态和生活环境后,团队成员将运用计算机专业知识和技能,拟开发出一个系统来有效提醒和记录老人们的用药时间和用药量。该系统旨在维护老人个人隐私的同时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
(图为团队成员对系统进行讨论和规划)
参观宣誓缅怀先烈,身体力行传承技艺
为传承发扬革命精神,“赓续红色血脉,科创助力生活”实践团前往王稼祥纪念馆、新四军军部旧址和皖南事变烈士陵园进行参观。通过实地实景的参观学习,实践团对革命先烈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将在今后学习和工作的道路上,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迹前行。在烈士墓前,成员们举起右拳,宣读入党誓词,一字一句,铿锵有力,表明了立志接续先烈们爱党爱国的革命精神的决心。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纪念馆)
7月22日,为了弘扬宣纸文化,实践团前往中国宣纸文化园和宣纸技艺体验园参观,在老师傅们的带领下,成员们自己动手,体验了包括碓皮、纸帘制作、捞纸、晒纸、剪纸等一套完整的宣纸制作流程,感悟独特的古法制纸工艺。
(图为成员们动手参与宣纸的制作)
科技启迪红色教育,建立基地共促振兴
7月24日,安信工“赓续红色血脉,科创助力生活”实践团前往安徽省宣城市查济村为小学生和村民带来了一场充满意义的爱国主义红色教育与科技启迪之旅。活动伊始,成员们结合当地特色,设计了红色知识抢答游戏,吸引小学生们积极参与,激发他们对中华红色文化的兴趣。
(图为实践团成员开展抢答活动)
接着实践团成员走上街头,向村民讲述了党史,通过生动的图片和文字展示,向大家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村民们认真听讲,感悟道要继续学习党史,传承红色基因,为村庄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为实践团成员向村民讲述党史)
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为探索乡村振兴的新路径,让红色血脉在实践中延续,7月28日,实践团在查济村进行大学生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基地挂牌仪式,队长吕志成对本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简要介绍。最后,实践团老师何增宇与当地负责人共同签署共建社会实践基地协议书,并为社会实践基地揭牌。至此,安徽信息工程学院与查济村大学生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基地正式建立。
(图为挂牌仪式现场)
此次活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鼓励和指导精神,培养了实践团成员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公德意识。活动中,团队成员深刻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领袖的崇高精神,了解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科技的发展潜力,更加坚定了团队成员传承红色基因的决心,激励着团队成员不忘初心,继续向前。安信工“赓续红色血脉,科创助力生活”实践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在未来,作为新时代的滚滚浪潮,成员们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