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学校动态 学校首页>新闻公告>学校动态>详情页
管理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特辑:笃志躬为践青春,水韵茶都行郎溪
管理工程学院 2023/07/18

本网讯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千年的历史使得中国茶文化既深厚又广泛,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同时,茶作为我国非遗体系中特殊的文化要素,不仅被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传承,更在新时代迸发出了更多的生机与价值。非遗茶文化作为相关文化产业的内涵灵魂,在实现共同富裕、乡村振兴方面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图片1.png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与指导老师合影)


为深入体验茶文化,感受“茶”在脱贫脱帽,共同富裕中的促进作用,安徽信息工程学院管理工程学院“水韵茶都”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宣城市郎溪县,进行为期4天的茶文化实践之旅。通过实地考察、走访调研等方式,宣传当地的茶文化,推动当地的乡村振兴发展。


魅力养心谷 生态大佛山

7月9日早上,团队成员首先去往大佛山养心谷茶园,在当地负责人的带领下,实践团队深入考察了养心谷茶园和制茶工厂,实践团从山中走到原野,从基地走进工厂,一路走一路看,并对当地的茶园生态规模、制茶工序流程以及茶叶的销售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研。实践团还采用了无人机拍摄等数字化技术,旨在了解当地茶叶种植模式。


图片2.png

(图为负责人向团队成员介绍养心谷茶厂)


而后,实践团就当地的茶叶销售和负责人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实践团发现当地的茶叶的品质虽然好,但是茶叶的宣传力度一直不够,致使茶叶的销路欠佳。团队成员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专业优势,建议当地茶农利用电商平台的发达条件,通过网络进行广告宣传,再开设直播平台带货卖茶。该建议也得到销售人员的认同,并表示后期将与实践团深入交流学习,拓宽茶叶销售途径。


图片3.png

(图为团队成员在大佛山养心谷合影)


此次活动的第一站到此结束,实践团通过与当地茶农的近距离接触,感受到了当地茶叶宣传上的不足,深刻的体会到了当地茶农工作的不易,并坚定了推广郎溪茶叶文化的决心,为后续的活动开展积攒了经验。


绿色飞鲤镇 飘香万亩茶

10日上午,实践团队成员们准时来到了飞鲤镇,在当地政府人员的介绍下探访了当地的万亩茶园,并采访了郎溪县茶厂居民委员会主任,就当地茶园的发展等问题与负责人进行了深切的讨论。经了解,当地的茶叶资源丰富,种植产业规模宏大,近几年从江浙地区引进抗虫害能力强的黄金茶品系,在项目上采用“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通过基地分红、土地流转以及解决农户务工的形式,带动周边农户和贫困户脱贫致富。


图片4.png

(图为实践团队与当地负责人洽谈)


随后,实践团自行前往了飞鲤镇的茶园进行调研探访,深入了解茶园的种植技术。茶园负责人告诉实践团,茶叶的种植对土壤、气候和光照等因素要求很高。茶园目前采用有机种植的方法,严格控制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来确保茶叶的品质和安全。 

在茶园调研的过程中,实践团还了解到该茶园的茶叶销售情况。如今,茶叶市场日益繁荣,各种品牌和种类的茶叶琳琅满目。为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该茶园采取了多种营销策略,包括线上线下销售、参加茶叶博览会、与旅行社合作开发茶文化旅游等。这些营销策略也给予实践团成员极大的实践启发。


图片5.png

(图为团队成员在飞鲤镇镇政府合影)


活动第二站的圆满结束,使实践团成员认识到,茶叶不仅仅是一种饮品、一份产业,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实践团希望能将这次调研的经验运用到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依山天子湖 茶茗宣和泰

次日早上,实践团与姚村镇团委联合实地调研天子湖茶园,茶园负责人为成员们详细的介绍了天子湖的茶叶种植业发展历史及现状。天子湖地理环境优越,依山傍水,是个天然的种茶基地,当地人借助这种地理优势,种植培育特色绿茶、黄茶,为该镇茶农开启了“大众创业”的增收渠道。


图片6.png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当地负责人进行交谈)


随后,团队成员们探访宣和泰茶厂,茶厂老板带领成员们参观了茶厂的制作车间,并热情介绍了宣和泰的制茶过程和发展历程。在老板的盛情邀约下,同学们来到宣和泰的茶室,品尝当地的红茶,感受当地的茶文化。


图片7.png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制作车间)


最后,经过和负责人的合作探讨,实践团在宣和泰举行了挂牌仪式,正式建立了大学生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基地,以此来宣传郎溪的茶文化,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工作添砖加瓦。


图片9.png

(图为挂牌仪式合影)


鸦山瑞草魁 贡茶茗远扬

当天下午,实践团到了郎溪县姚村镇,研查鸦山茗茶瑞草魁,深入了解瑞草魁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探查当地瑞草魁制作过程、对外销售的状况以及目前的发展困境。当地茶园的负责人介绍说:“因为鸦山的特殊地理环境,才使得瑞草魁不同于其他的绿茶,其独特的工艺特色和感官品质也是瑞草魁能成为贡茶,且香茗悠久的原因。”据了解,近几年,当地茶农赶趁着互联网直播带货的热度,开设直播间销售贡茶,但是由于互联网宣传经验不足,直播卖茶并没有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实践团队运用现代化思路此给当地茶农提供了几条实质性的建议,帮助茶农们解决了一些销售方面的难题。


图片10.png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当地负责人进行交谈)


第三天的活动让实践团对郎溪县的茶叶历史、发展和内涵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增进了实践团对茶文化的认同,同时也激励了实践团发挥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当地的茶农解决了实际问题,为当地茶产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智慧。


图片11.png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姚村镇负责人合影)


特色茶博园 文韵郎溪行

最后一天,实践团来到了郎溪县毕桥镇的中华茶博园,实地考察当地的茶厂,亲身走进茶园采摘茶叶。感受到了当地茶农采茶生活的不易,也为此次水韵茶都之旅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图片12.png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茶园实地采茶)


图片13.png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中华茶博园合影)


通过本次的“水韵茶都”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锻炼了自身社会实践能力,培养了自己谦虚向上,奉献为人的优秀品质;也借助此次活动的契机,将自己所掌握的宣传工作知识,科技宣传能力运用到实践中。通过给当地茶企提供发展建议,进行线上线下宣传,建立实践合作基地,来推动当地的共同富裕工作,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文:柯梦垚 图:王圣元 审核:曹长芳 发布:李梦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