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 “产业工程师、创业企业家的摇篮”“民办应用研究型大学的标杆”“百年名校、千亩校园、万名学子”……刘树德清楚地记得,在他入职安信工的第一天——2013年11月20日,恰逢中科大吴敏教授来校指导办学,那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言犹在耳。
刘树德回忆说,今年我六十九岁,已是古稀之年了!在安信工工作至今已有10年,当年从安徽师范大学退休选择应聘安信工,正是受到科大讯飞充满激情的创新文化的鼓舞,也为了躬身实践“立德树人守初心,三尺讲台担使命”几十年如一日的孜孜以求。
来到安信工,从事天底下最光辉神圣的职业,刘树德发自内心的一句“不要问安信工能带给我什么,而要问我能为安信工做些什么”,值得我们深思。这让采访的我们很是感动。因为我们知道,只有对安信工有着最深厚的爱的人,才可以在每每谈起她时流露出这种神情。他先后承担学校教学督导、基础教学部执行主任、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执行院长/院长等岗位工作,2022年转教师岗,担任数学专业教师。尽管工作多变动,但不变的是职业坚守。
(刘树德参加运动会)
他在我校率先开设选修课程《考研数学》,编写考研指导书《高等数学复习教程》,用准确精炼、风趣幽默的语言为学生精彩演绎数学知识的严谨与奥妙。洒下汗水,收获希望。统计我校与同市高校2016届相同专业学生考研录取数据时发现,我校学生考研数学成绩比同市一本院校学生平均高出2-3分,从而极大地激发在校生的考研斗志和学习热情,使我校考研录取率逐年显著提升。
他亦是中国数学会奇异摄动专业委员会委员,进校初即兼任数学教研室主任,双重责任促使他继续发挥学术专长,为青年教师培养工作出力出彩。他把数学专业青年教师组织起来,举办“奇异摄动理论与应用”讨论班,主持省级质量工程项目“数学教学团队”,广泛开展系列的教科研活动。精心指导青年教师撰写科研论文,并以青年教师为第一作者在三类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篇,二类及以上论文3篇。
(刘树德巡考)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采访中刘树德谈到,数学是一种工具学科,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我校极其注重培养学生数理基础。在吴校长亲自指导下,刘树德和他的同事们意气风发,凝心聚力,求真务实,奉献担当,初步实现“打好基础、闯出路子、创建品牌”的近期目标。比如建立“传帮带”制度、“教科研研讨”制度、“课程负责人”制度,打造出一支职称结构科学、年龄结构合理、教科研能力较强的省级数学教学团队;比如建设以爱课堂和FIF平台重点创新信息化资源,实施“两模式三层次”立体实验体系;“以赛促教、以教促改”科学竞赛培养体系,着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人才。其学术造诣和乐观心态使他在安信工尽情施展教学才华。在采访中,刘树德还透露了一个心愿:主编出版一套数学系列省级规划教材,在我校使用的基础上再推广应用。目前我校已使用的校本教材有《线性代数》(人民邮电出版社,2018);《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人民邮电出版社,2019);《工程数学》(人民邮电出版社,2020,省级规划教材),以及今年即将出版《高等数学》(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省级一流教材建设项目)。他说,这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我们和后来者一直做下去,做出我们的特色和亮点。
采访的最后,刘树德动情地说,我亲历了信工这段光辉而又崎岖的不凡历程,至今难以忘怀。惟愿信工人在今后的日子里,像蓝天白云晴空万里,像碧海清波千姿百态,像苍松翠柏品质高洁,像青春小鸟快乐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