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学校要闻 学校首页>新闻公告>学校要闻>详情页
凝心聚力话挑战,奋楫扬帆再出发——学校组织召开“挑战归来再挑战”总结交流座谈会
团委 2023/04/03

本网讯 3月31日下午,学校“挑战归来再挑战”总结交流座谈会在图书馆一楼2号会议室组织顺利召开。副校长孙辉、章敏凤,教育质量与评估办公室主任、教务处副处长程玉林,科技处处长高涛,学生处副处长叶克军,校团委书记随小莉,各学院分管科研副院长,分管学工副院长,学工秘书,团总支书记及辅导员代表,校团委全体及部分学生代表出席会议,会议由学生处处长吴晓主持。


1.jpg

(图为“挑战归来再挑战”总结交流座谈会现场)


在刚刚落幕的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由机械工程学院陈龙飞、刘祖悦、黄浦倩文、曹娟娟、陈扬、刘士环(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董玉飞(艺术设计学院)、陈为涛、孙洪旭、秦苗苗(管理工程学院)、吴庆龙等12位同学参与的创业项目《点刹成金——汽车制动领域出谋划策的引领者》,在科技创新和未来产业赛道脱颖而出,荣获大赛金奖。这也是我校获得“挑战杯”系列全国比赛三项国家铜奖后实现的新的突破。学校以此为契机,及时进行比赛总结和经验分享,为今后做好“挑战杯”类赛事积累宝贵经验。


2.jpg

(图为获奖团队合影)


交流会上,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国赛金奖团队代表、2019级机械电子工程专业陈龙飞同学分享了参加大赛的经验和感悟。他从灵感来源、作品历程等方面讲述了“点刹成金”项目的“铸造史”,又从核心技术、团队历程、实验数据、检测报告及应用证明等角度分享了自身及团队的比赛经验。


3.jpg

(图为本次国赛金奖团队代表、2019级机械电子工程专业陈龙飞做大赛经验分享)


机械工程学院韩海东老师围绕“推进育人理念,孵化精品项目的实践探索”这一主题,从育人理念、具体落实举措、发挥比较优势、深化协同育人四个维度讲述了机械工程学院如何将“工匠能力、工程能力、产品意识”融入教学体系,并通过“点刹成金”项目案例的演变历程,阐述如何处理好普及与重点之间的关系,通过“辅导员—班主任—指导老师”三方协同及面线点的相互作用,提高整体竞赛氛围,明确各自优势,为协同培养提供胜任力基础,育人合力和效力。


4.jpg

(图为机械工程学院教师韩海东做“挑战杯”赛事筹备及项目指导经验分享)


随后,随小莉对学校2022年“挑战杯”赛事进行总结,并对2023年“挑战杯”赛事筹备情况进行汇报。她介绍了我校“挑战杯”赛事历程、参赛基本情况,并总结了“挑战杯”学生学术科技创新组织工作中的经验与不足。她提出在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发挥融合、联动、合力的工作思路,增强连接性,形成联动效应;提高指导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形成引领效应;在项目培育中提升持续性、形成优化效应;加强经费投入针对性、形成集聚效应。


5.jpg

(图为随小莉做2022年“挑战杯”赛事总结及2023年“挑战杯”赛事筹备情况汇报)


会议最后,孙辉从“选择和努力同样重要”“统合功效、事半功倍”“总结经验,才能持续收获”三个方面作总结发言。他对陈龙飞金奖团队表示肯定,并对过去的经验进行回顾总结。他表示,要将学校的平台资源、专家资源、信息资源全部盘活,规范比赛体系,形成以老带新机制,通过“团带团(社团)”“团(团总支)带班(行政班)”分层次进行经验传授,多维度、全过程组织创新竞赛形式,发挥“教学+学工”联动帮扶作用,期望学校其他学科竞赛能借鉴“挑战杯”比赛经验,期待未来能有更多像陈龙飞一样的信工学子站在国赛金奖的舞台上。


6.jpg

(图为孙辉作总结发言)


接下来,学校将扎实推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组织工作,协同各部门进一步完善竞赛组织运行体系、培育孵化体系等,不断强化学术科研竞赛的育人功能,凝聚起推进我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强大能量,让学生学术科技创新工作成为支撑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书写信工学子挑战青春的新篇章,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文:周晓凡 图:周晓凡 审核:吴晓、随小莉 发布:周晓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