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 通过对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民族乡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调研考察后,为了解茶的起源、发展历程、制作过程,扶持当地茶农生产和销售茶产品,经过多日的实地调查和充分结合休宁县乡村需求实际,为深入参与乡村两委工作,助力该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计算机(大数据)学院“智创茶园 振兴乡村”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指导老师郑昊的带领下走进安徽省黄山市开展为期十四天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并先后完成茶园信息寻访、三下乡宣传片拍摄、科技助农等工作。
走进峰秀茶厂,建立实践基地
15日,团队12人不畏酷暑,来到距离休宁县城区近40余公里的茗洲村峰秀家庭农场有机茶厂进行实地考察。
首先,团队由茶厂董事长汪峰秀女士带领学习,茶厂具有机械化生产和现代先进技术辅助,主要生产经营当地茶,保证了茶叶采摘过后能够及时地进行加工,在这里,成员们围绕茶叶生产和经营状况进行了调研。
(图为团队走进茶厂)
在进行大体了解之后,茶厂通过将加工与未加工茶叶进行对比,让团队成员能够更近距离地通过视觉、触觉和嗅觉来感受。团队成员武为明在汪峰秀的指导下对茶叶烘干色选的过程进行动手实践。
接着成员们来到茶厂的会谈室并与汪峰秀董事长座谈茶厂发展和前景,了解到茗洲村坚持党建引领,强化产业发展,根据各村实际制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目标、计划,大力发展有机茶等特色产业。这与团队的想法不谋而合,通过不断沟通,成员们都期待茶厂能通过智能产品赋能茶农业,助力农村发展,把黄山名茶销往更远的地区,让更多地区能够品味徽茶。
(图为团队与汪峰秀进行座谈)
最后由郑昊与汪峰秀进行实践基地签约并进行授牌,正式拉开了安信工“智创茶园 振兴乡村”实践团2022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帷幕。
(图为实践基地授牌现场)
追寻茶史,助力乡村茶产业发展
16日团队来到祁门天之红庄园进行实践调研活动,庄园位于新安江上游,茶事体验馆建筑总面积为3000㎡,由“陆羽厅”、茶艺馆、茶产品展示厅、茶制作体验车间组成。
(图为吴龙展示生产设备)
首先,团队成员们在工作人员和吴龙指导员带领下,在体验馆听了关于祁门红茶等历史文化的介绍。吴龙通过墙上的祁门工夫红茶传统制作工艺流程的漫画图示向团队形象地阐述了整个制茶过程,用丰富的相关知识对团队进行详细解说。之后,团队来到模拟制茶工艺的群塑雕像边观摩,学习制茶的传统技艺。展馆还展示了许多生产设备如揉捻机,成员进行动手操作后对制茶流程有了粗浅的了解。最终,成员们来到一面介绍墙,上面记录了祁门红茶传统制作技艺大师的事迹,有当代茶圣——吴觉农、国家非遗传承人——王昶等,正是有一代人跟一代人的热爱和坚守,茶文化才能如此源远流长。
经历一天的实践,成员们都有许多感悟,杨阳说:“前面听说团队要学习制茶,一直很期待。今天学习交流觉得很有意思,但也感受到了劳动的艰辛。”戴茜茜说:“今天了解现代化机器设备在制茶中的应用,明白了科技对提高制作效率的作用,今后要运用专业知识于科技助力制茶。”指导老师总结道:“成员们很喜欢本次活动,制茶过程中非常积极,这样的活动既有助于锻炼同学们的劳动能力,又有助于增强同学们的助力茶业的决心。”
(图为团队合照)
乡风淳朴,实地考察做实事
17日,在郑昊老师的指导和队长朱振宇的带领下开展暑期社会实践的特别活动。
首先团队先对黄山乡村的生态环境和发展概况进行了解,来到茗洲代燃料水电站。成员从吴龙指导员的口中得知通过“以电代燃”项目的实施,最大限度地保护了生态环境。团队一行人去到流口镇,路过在锄地的村民,见着新奇,成员们跃跃欲试,队长朱振宇感叹:“确实是别样的体验。”行路时热心的爷爷提出去堤坝旁看看,山水依势而生,河中的鱼苗都能看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由此可见!接着,团队又行至茗洲村茶叶农民合作社,观看了茶叶成品的展示,以及为配合旅游业发展而建设的民宿,是茶旅结合的重要体现。
(图为团队队长朱振宇锄地)
(图为团队成员与村民拉家常)
团队特别活动在农家乐中进入尾声,到达王大叔农家乐时,王大叔十分热心的招待成员们,在听完大叔对于茶叶种植和销售的朴实诉求后,更加坚定了成员们要为他们做些实事的决心。大家在一片笑声中,结束了今天的农家行!
(图为成员穿行在茗洲小巷中)
18日,团队经过对祁门县凫峰镇李源村的寻访可知4000多亩的山场资源是当地村民的主要收入,尤其茶叶是当地的特色产业,对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团队在吴龙的带领下到李源村村委会学习交流。在表明来意后,李源村村委会主任吴秋生热情接待了成员们。在会议室中详细介绍了李源村党支部的党员活动室建设、党组织活动开展、农村建设学习教育等方面的情况。通过互相交流和翻阅资料,干部们一致认为茶农业的发展可以成为侧重点。
(图为大家在会议上讨论问题)
实践团一行和村干部就目前乡村发展情况和茶叶的生产现状进行交流,在一问一答的过程中加深对彼此的了解,寻求合作的机会和找到振兴乡村的新方法。
吴秋生表示当地茶叶主要由炒青工厂加工后专供销售点或者专卖店售卖;积压的茶卖不出去的原因是渠道难走、疫情原因和一般由采购商直接来原产地收预售团购的茶;当地茶叶是有机茶叶,坚持不让茶农打除草剂,这样培育出的茶叶就是天然无害的健康茶。
团队成员提出在茶产工作方面把握一手茶源,根据外部环境及时调整销售战略、改善销售渠道保证茶农基本利益;要致力于开发高品质茶叶的市场,通过销售平台推广,专售优质茶叶提升产品形象向目标客户进发;平台展示也是一项重要举措,生产采摘销售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大力宣传,以真实的产销吸引顾客。“智创茶园 振兴乡村”实践团正专注于相关程序的开发中,与李源村村委会以达成初步合作意识。
(图为团队与村委书记合影)
活动复盘总结,强化实践成果
7月18日,经过了数天的实地考察和学习之后,实践团在黄山的实践活动即将结束,对于李源镇的座谈会,队长朱振宇做出以下总结:“乡村振兴不仅是嘴上的讨论,更是要落在实处,走出校园、走进乡村、感知劳动生活。”通过实践,团队全体成员都有所感悟,不仅在知识上进一步学习了茶文化,更切身地体会到了茶文化的魅力,探索适合乡村特色发展的道路就是此次实践的意义。三下乡,团队一直在路上,愿将所学付诸实践,共同谱写茶“香”共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