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 为积极响应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号召,引领广大青年学生扎根基层、传承红色基因、放飞青春梦想、承担青年学子的社会担当。7月2日至7月16日,安徽信息工程学院“红色星火”实践团在指导老师张琳琳和苏婷婷的带领下前往黄山市黄山区甘棠镇,展开为期14天的暑假三下乡实践活动
深入基层对接,助力乡村振兴
社区虽小,却连着千家万户。社区基层工作者也是重肩在任,始终将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红色星火”实践团于7月3日在指导老师苏婷婷的带领下前往芙蓉社区进行对接仪式,成员们在崔书记的带领下了解社区工作日常及主要开展的志愿服务项目。最后,双方商定了活动行程与安排,将社区活动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共促发展。此次对接活动使实践团成员们切身感知基层真实需求及新时代对大学生素质与能力的要求,表示定会不虚此行,脚踏实地,将所学习的专业知识转化为实践力量。
(图为对接会议现场)
踏寻革命足迹,传承红色血脉
红色文化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重要精神纽带。7月4日—7月7日,红色星火实践团前往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谭家桥镇的军博园和烈士墓区,开启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第一站。在这里,实践团成员们面对入党誓词纷纷握拳举起右手表达对党的敬佩之心以及爱国之情;观看馆内陈列的历史介绍展板和刻下抗日战争记忆的革命文物;向烈士英魂鞠躬默哀,缅怀英雄先烈,表达对革命先烈最深切的怀念和最崇高的敬意;清扫烈士墓区环境卫生,擦拭烈士墓碑,为烈士墓区营造干净整洁,庄严肃穆的良好环境敬献微薄心意。
(图为实践团成员重温入党誓词)
慰问退役军人,重温峥嵘岁月
退役军人是为国家做出重要贡献的群体,是社会的宝贵财富,也是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7月8日—7月10日,“红色星火”实践团成员们走访慰问了金其贵、张福全、周春福三位退役军人。实践团成员们认真倾听了他们的心声,关切询问了他们的生活状况与身体状况,并感谢他们对社会做出的贡献。这些退役军人在交谈中纷纷表示,无论是当年身穿军装保家卫国,还是现在脱下军装逐梦前行,都将秉持不忘初心的原则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也更加激励实践团成员们传承老一辈人的优良传统,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退役老兵交谈)
讲好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希望。讲好党的故事,必能让革命的薪火代代传承,为红领巾增添新时代的光荣。7月12日,“红色星火”实践团走进黄山市黄山区的芙蓉之家,为当地的小朋友们带来一场红色主题宣讲会。实践团成员们运用多媒体视频、宣讲、互动等多种方式,向社区儿童们讲述诸多红色历史故事及英雄事迹,随后运用“击鼓传花”的游戏,向孩子们传授夏季防溺水等知识。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红色的种子,从小树立起积极向上、健康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活动很快接近尾声,团队成员们带领社区儿童齐唱红歌《在灿烂阳光下》结束了本次宣讲会。
(图为实践团成员们和青年之家小朋友们合影)
宣传垃圾分类,共建美好家园
垃圾分类一小步,城市文明一大步。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实行“垃圾分类”刻不容缓,美丽中国的建设,你我同在!7月13日—7月14日,“红色星火”实践团前往位于黄山市黄山区芙蓉社区的阳光花园开展垃圾分类活动。实践团成员们通过参观小区内垃圾分类的流程及陈列的展牌与设施;体验垃圾分类宣讲室设备;参与垃圾分类日常工作;进行入户宣传等等,以实际行动提高居民垃圾分类意识,推广垃圾分类理念,展现新时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与垃圾分类活动合影)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信工学子仍在路上。本次“红色星火”三下乡实践活动得到了黄山市黄山区团委以及甘棠镇芙蓉社区的大力支持。实践团成员们通过理论宣讲、实地体验、参观走访、宣传教育等多种形式,传承红色文化、追寻革命精神、磨砺意志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彰显了信工学子的风采。
中国的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实践团成员们给社会做出的贡献微不足道,但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青年学子会将自身所学更好地服务社会,牢记使命、不负嘱托,在新征程上续写璀璨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