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学校首页>专题专栏>媒体关注>详情页
【大江晚报】从拼装到竞技——机甲大师的“养成之路”
新闻中心0 2021/07/15

2021年7月15日 大江晚报 从拼装到竞技——机甲大师的“养成之路”

QQ图片20210912205405.png

在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有这样一群为了梦想而不断砥砺前行的青年,在赛场上,他们披荆斩棘、团结合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赛场下,他们勤奋钻研、毫不放松,他们就是来自该校RoboMaster俱乐部、一群充满朝气的年轻人。

尽管已经距离比赛过去了许久,但是在安徽信息工程学院RoboMaster俱乐部的工作室里,依然有队员们上阵“演练”的身影。记者采访的当天,21岁的吴昊和22岁的束勤平手持遥控器,正在远程遥控机器人作战。两个机器人在坡道上你追我赶,时不时逃跑防御,时不时瞄准发射弹珠进行反击,整个过程像极了争锋相对、两相交战的“士兵”。而这些在吴昊和束勤平的眼里,或许正是他们坚持的乐趣所在。

这个社团有点酷

在安徽信息工程学院,RoboMaster俱乐部在学校的众多社团中赫赫有名,这不仅与RoboMaster俱乐部独有的社团活动内容相关,更与社团之前在诸多比赛中所斩获的佳绩有关。据悉,RoboMaster俱乐部成立于2015年12月,是一个面向全校所有专业学生的学术科技类社团,曾获得“十佳社团”“品牌中心社团”“2019年度最具人气社团”等荣誉称号,主要围绕机器人科学等相关知识组织开展各项学科竞赛,利用机器人服务学校开展各种活动。

提到机甲大师赛,俱乐部的几位年轻人颇为激动。对于他们来说,这项比赛在业内一直以来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Master 机甲大师赛是由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深圳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DJI 大疆创新发起并承办的机器人赛事,是一项作为全球性的射击对抗类的机器人比赛,在其诞生伊始就凭借其颠覆传统的机器人比赛方式、震撼人心的视听冲击力、激烈硬朗的竞技风格,吸引到全球数百所高等院校、近千家高新科技企业以及数以万计的科技爱好者的深度关注。

也正是因为这样,RoboMaster俱乐部专门成立了Artisans战队,作为学校唯一指定的参赛队伍,积极在校内进行选拔、培养和与竞赛,为学生们打造挑战自我、提升自我、激发自身潜能的综合素质平台,努力营造青年工程师的工作氛围与学习和发展的平台。

战队参赛屡斩大奖

好在Artisans战队的成员们并没有辜负学校的厚望。今年5月,Artisans战队结束了第二十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Master机甲大师2021中部赛区的最后一场比赛,荣获对抗区域赛一等奖。此外,2020年,Artisans战队队员们通过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的不懈努力,在2020赛季RoboMaster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中喜获对抗赛国家级三等奖、步兵机器人全国三等奖、英雄机器人全国三等奖、工程机器人全国三等奖,机械组全国三等奖、电控组全国三等奖、运营组全国三等奖,其中由Artisans战队自主研发的全自动哨兵机器人荣获全国二等奖。

大赛要求参赛队自主研发不同种类和功能的机

器人,在指定的比赛场地内进行战术射击对抗。根据比赛规则,参赛机器人种类和功能各有特色,承担着不同的角色使命。对于战队的队员们而言,电控和视觉都是RoboMaster比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比赛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其间,电控组的成员根据机械组成员组装的机器人为他们编写调试程序,并为其新功能编写程序,而视觉组则像是机器人的眼睛,让队员们在比赛中更好的感知敌方情况,采用自瞄的方式,自主识别并击打敌方,同时也可以为己方提供BUFF支持,从而掌控全局,提升比赛节奏。可以说,一个机甲战队的打造,耗费了队员们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但在采访中,这群孩子似乎乐此不疲。

机甲大师的养成经

“我从大一就在俱乐部,我在学校就是学机械的,参加机甲大师比赛,不仅是我在专业上进行的实践,更重要的是它融合了机械、电控到视觉等方面的专业功能运用,所以也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我参与的这几年,受益匪浅,不仅为我以后的专业实习打好了基础,也为我的工作考研锻造了一个台阶。”22岁的束勤平表示,每一年的比赛规则都不同,所以为了应对每一年的比赛要求,从绘图设计到零件组装都是俱乐部成员自己完成的,每一年参加比赛的机器人兵种都不一样,包括步兵机器人、英雄机器人、哨兵机器人、工程机器人、飞镖系统、雷达系统、无人机等等,所以大家几乎要花上一整年对不同兵种的机器人进行机械结构的设计、组装,各种电控设备的调试以及视觉效果的调整。“对我们来说,最大的难点就是机器人视觉辅助的自瞄功能,需要我们去攻克。”束勤平谦虚地表示,接下来,大家要去进一步完善自瞄识别功能,另一方面要“以老带新”,把团队参赛的经验和工匠精神传承下去。 记者 李婷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