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学校要闻 学校首页>新闻公告>学校要闻>详情页
中国教育报头版对我校重点报道:企业背后的高校智囊团
新闻中心 2019/05/13

 2019年5月13日 中国教育报 企业背后的高校智囊团


QQ图片20190513110856.png


在安徽信息工程学院科技处处长高涛的微信通讯录里,七成以上的好友是当地企业家,光是各类校企对接的微信群就有20多个。

在当地企业界流传一句话:“有难题找高涛。”在他们看来,这位科技处长和他协调的教师科研团队水平不低又接地气,总是能把高大上的东西转变为企业一线生产的“金点子”。

2016年,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正式成立。作为一所由高科技企业——科大讯飞全资举办的民办应用型大学,诞生伊始,就具有了独特的产业基因和创新使命。

“不搞花架子,教师和学生都要干实事,我们要做的事情很简单,就是要把‘学科链’和‘地方产业链’串在一起。”建校时,校长吴敏就对发展之路做出了清晰的规划。

如何破解高校科研成果与企业技术攻关两张皮的现象?

“第一步,打开校门,我们到企业去!”

2017年,高涛觉得自己像是“泡”在了企业里,他带领着学校计算机、电气、机械等优势学科专业,组织科技开发团队跑遍了芜湖当地大大小小百余家企业。“平均下来每周都要跑1—2家企业。有些时候为了深入了解情况,同样的企业还要反复去。”

面对这样一所“与众不同”的年轻学校,当地企业家将信将疑:“干了这么多年,第一次碰到这么接地气的大学。他们真的是来解决问题的吗,还是一阵风的运动?”

为了进一步消除他们的顾虑,2017年,学校举行了第一届校企合作对接会。“我们把企业家请到学校来,让他们和我们的教师坐下来面对面聊一聊。企业家谈问题,教师针对问题找科研项目。”高涛说。

“不谈不知道,一谈居然让企业跑上了创新发展之路!”在对接会上,安徽美瑞尔滤清器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孝钱提出了困扰企业许久的两大难题:湿法检测过程中怎样避免水污染,烘干设备如何降低能耗。

听完陈孝钱的问题,在场的机械工程学院教师丁正龙非常兴奋,因为他的研究方向正好瞄准这一领域。

这一次会面之后,丁正龙便一头扎进了陈孝钱的工厂里,在企业的生产一线做起了自己的科研课题。仅用半年,丁正龙和他的团队就为陈孝钱的生产线量身定制了一套滤清器自动化检测设备,一次性帮助他们解决了两大难题。

“现在企业生产有难题,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联系高处长,找大学教授定制技术攻关方案,有智囊团在身后‘撑腰’,办企业的底气都足了。”陈孝钱说。

到企业做科研,教师能获得什么?

 “能给教师1分,学校就保障10分,我们把科研的自主权下放给教师,保证教师最大利益的实现,学校配合做好所有的后勤保障工作。”高涛说。2016年,学校出台《横向科研经费项目管理办法》,明确提出项目基金学校只预留8%的管理费,其余全部交由项目负责人制定预算、自主使用。

在学校,教师还找到了科研落地的踏实感。2018年,该校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教师马利祥大胆创新,计划为黄山亿利公司设计一套基于NFC(近场通信)的电子箱封系统。这个项目耗时长、需要多学科协作,马利祥向学校说明了困难。学校马上从软件学院调配了相关专业人员来配合马利祥的研究。

“站在学校层面,马老师做不了的领域,我们一定帮他协调好,教师只需要负责自己的科研领域,商务谈判和前端服务我们来做,绝不给他们增添额外负担。”高涛说。

“教师的心有了归属,企业得到了科技红利,而我们要做好服务者。”从2016年的一项横向课题到如今3年来的71项横向课题,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在帮助企业创新、服务地方需求的应用型发展道路上走得越来越坚定。

时值江南初夏,上午的温度已有二十七八度,走在新芜产业园还没到10分钟,高涛的衬衣已经湿了半截。“虽然天气热,但产业红火,科技开花,流再多的汗也值得。”说完这句话,高涛扶了扶鼻梁上滑下的眼镜,加快了去往下一家企业的脚步。